媒体聚焦
鄂州日报:胸怀医院发展计无愧病友愧亲人——记市中心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喻军华
记者郭爱兵特约记者易莉
诊疗室里,有他轻声细语的问诊,每次检查,精心而仔细;医院内外,有他风风火火的身影,每次督查,认真而严谨;坚持学习,不断提高,只因责任在肩;以身作责,早来晚走,只为医院发展。
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———红宝石9999hbs院长助理喻军华。
喻军华的头衔很多:红宝石9999hbs神经外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,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,武汉市(城市圈)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,中国医师协会湖北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,湖北省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,湖北省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,湖北省神经外科质控委员会委员,《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》编委。兼职武汉大学硕士导师、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。
喻军华是把业务好手。从事医疗卫生事业20年来,他用一颗真诚细腻的医者仁心,一对技术精湛的巧手,一双永不停歇的脚步,救治了一个个颅脑疾病患者的生命,收获了一颗颗赤诚真心。喻军华是医务工作的多面手。
2014年,他受聘为院长助理,分管三甲质控评审办、临床手术科室、医技科室、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、司法鉴定所、信息中心、保卫科等各方面的工作。在行政管理工作中,他不断学习、成长,以求真务实的态度,实事求是的精神,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,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一致认可。先后获得“鄂州市优秀共产党员”“鄂州市最美医生”“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“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”等殊荣。
业务能手:谨记职责要求救死扶伤树形象
神经外科除脑外科疾病外,脊髓肿瘤、脑积水等功能性疾病也包含在内。
2006年,喻军华在全市率先开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,填补了我市神经外科在这一领域的空白。
那天晚上10点多,头痛难忍的花季少女小严刚走进市中心医院病房就倒在地上,呼吸骤停。医生立刻进行紧急插管呼吸机,胸外按压。做完CT检查后发现,她的脑内长了一颗巨大肿瘤,喻军华立刻进行了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,使命悬一线的病人重获生机,不久后治愈出院。
曾经在全国权威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培训基地———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荣获神经吻合最佳奖的喻军华说,与传统手术相比,显微镜下的颅脑手术更安全,病人创伤更小。
在显微镜下,可以精细地将神经和血管从肿瘤体中剥离,能将病灶尽可能彻底地切除。
对临床医学科技孜孜以求从不满足的喻军华,不断追寻最优治疗手段,寻找科学新方法。去年,他和骨科医生一起,成功为一位第一、二节颈椎有巨大肿瘤的患者实施显微切除手术,再次用精湛的显微技术填补了鄂州市空白。
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,是病人施予的信任,也是医生收获的感动。燕矶镇一位老父亲告诉喻军华,26岁的女儿患上恶性脑胶质瘤,女婿的精神有问题,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到武汉大医院治疗。看着这位面容憔悴的老父亲,同样出生于农家的喻军华迅速计算治疗所需费用,制订最节省的治疗方案,最终为这名病患成功切除了肿瘤。春节前,这位老父亲扛着一袋大米,提着柚子,从燕矶走到市中心医院,把沉甸甸的感激之情交到喻军华手中。
在对临床医疗精益求精的同时,喻军华还不断学习,利用临床经验撰写了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。他主持研究的课题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多项临床研究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。正是由于他的努力,2012年他成为医院第一批赴法国波尔多大学参观学习的访问学者,学成归来在全院和全市举行多场学习体会交流,开拓大家眼界,也赢得同行的赞誉和羡慕。
2011年他获得“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”,2012年被聘为武汉大学兼职硕士导师,同年被评为“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。
管理好手:牢记党员宗旨模范带头做表率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喻军华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原则,凡事身先士卒,率先垂范,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履行着一个党员的铮铮誓言。
2014年,他受聘为院长助理,从2015年开始主持医院“三甲复评”工作。这是一项艰辛复杂而又重要的系统工程,涵盖了医院管理、后勤保障、医疗、护理、医技、药学等方方面面,涉及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范围。
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,怎么合理安排工作,怎么激发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主动的参与,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做好迎检准备工作,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。
挑战带来压力,也带来动力。从接到任务的那天起,喻军华对照637条三甲医院评审标准,反复研究、比对、学习,上班时间完成不了的就舍弃中午、晚上、双休日的时间来弥补。仍有弄不明白的,就外出参观、学习,或者请专家教授到医院讲解、培训,从院领导到基层一线人员,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确保三甲工作顺利推进。召开全院等级评审工作动员大会,制定下发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,确定工作目标、工作要求、实施步骤,做到任务到科、到人,明确分工,不留空白,不留死角.......“他工作特别扎实,只要是明确了任务,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督办、落实到位!”2015年被抽调到医院三甲质控评审办工作的医务部副主任陈军说。在他的印象里,喻军华是一个对工作认真到极致的人,极致到“让人有点怕”。
三甲质控评审办建立之初,从各科室抽调过来的工作人员,对三甲复评工作的具体要求还一知半解,面对庞杂的文件,不知从何处下手。喻军华就带着12名工作人员,按照医院评审的规划,加班加点,着力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;组织各科室修订完善相关制度、标准、流程;开展重点环节、重点部门、紧急情况的应急演练;制订持续整改措施;追踪落实整改结果;创办了《三甲评审督查专栏》《评审早知道宣传专栏》《质控评审简报》等专栏;组织编撰了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支持材料》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方略》评审参考书籍,下发到全院各科室学习,为全院三甲评审明确了工作方向、提供了工作方法,其中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方略》出版发行,受到评审专家和兄弟医院好评。
“无论分内分外,只要是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,他一定会迅速想办法解决!”普外二科医生汤俊与喻军华共事多年,对他的务实精神深有体会。在推进三甲工作中,无论遇到多少挫折、碰到多少难题,他始终坚持“日常工作三甲化,三甲工作日常化”的理念,扑下身子,仔细梳理各科各部门的重点工作,一步一步,一项一项,“亲自做,敢于做”,以“踏石有印,抓铁有痕”的工作作风,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。
“只要把医院的事当作自己家的事,都能办好!”喻军华说,三甲复审是对三甲医院“终身制”的打破,而新三甲评审标准,围绕患者为中心,不再以硬件、规模为评判标准,而是更注重医院的系统性运作,以医疗质量、安全、服务、管理为核心。他以三甲复评为契机,指导全院职工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院的各项工作,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能,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、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。
“早上7点多到医院,差不多晚上10点才离开!”除了三甲质控评审办等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外,喻军华还兼任神经外科主任、大外科主任、外科支部书记。科室查房、专家坐诊、手术主刀、医院例会……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特别多,但再忙,他都会按计划完成当天的事。长期以来,他始终坚持“以病人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服务理念,敢管敢言,不定期以暗访的形式检查职工工作状态,狠抓医务人员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学习,规范了各项诊疗行为,打造了医技科室晨会交班新亮点。他还经常征集患者意见,采用患者的合理化建议,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或解决,通过调查走访,病人满意度大大提升。
家庭“客人”:无愧于工作却愧对亲人
“每天早出晚归,像家里的客人。孩子在鄂州高中上高二,除了早上送到学校,学习、生活我基本上没管。”自从喻军华全身心投入市中心医院工作后,他陪伴父母、孩子的时间少了,与兄弟姐妹同桌吃饭的时间没有了。
说起病人、医院工作,永远都是成就感溢于言表的他,谈起远在农村的老人、正在上高中的孩子、操劳辛苦的爱人,眼中满是愧疚。
因为工作繁忙,喻军华一直都没有接父母到城里享福,也没有时间经常探望他们,以至于亲人变成了病人。
70岁的老父亲从前年开始便感到身体不适,去年被确诊为胃癌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自己身为医生,一直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,把病人当做亲人一样悉心照料。现如今,父亲躺进了手术室,住进了医院,喻军华却没能推掉工作照料老人,看着父亲一天天消瘦,他内心是无法释怀的愧疚。
几个月前,母亲的眼睛出现了不适症状,看东西越来越模糊,繁忙的他委托弟弟照顾母亲,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弟弟忽略了母亲病情的严重性,只是告知喻军华不能做手术。几个月后,喻军华在看望母亲时察觉她走路异样,右眼没有光感,立即带老人前往医院。老人被诊断为右眼失明,左眼的光感正在慢慢变弱。经检查,左眼视网膜脱落合并白内障,如果不尽快手术,左眼也保不住。经过手术,母亲的左眼虽然勉强能够模糊地看见东西,但是已看不清儿子的模样。
守望病人20年,却未能守护亲人一天,在忠孝不能两全时,他只能带着内疚和自责选择了前者,忠于医者的使命,深深地把对双亲的愧疚之情埋进心里。
“我们引进了第三方满意度调查,外科楼、内科楼、医技楼环境整体改善,引进了原鄂钢医院烧伤整形科医务人员,拓展了产科病房……通过三甲评审工作,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,但需要规范、完善的工作还有很多,我和同事们要做的事也很多!”作为一名党员,喻军华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,不分白天黑夜,没有周末、节假日,义无反顾地奉献在救死扶伤、院务管理岗位上,用精湛的医术和仁爱敬业之心创造青春的价值、生命的意义。
“精医敬业,惠爱仁心,认真对待每一天,用心做好每件事。”这是喻军华对一名白衣天使医者仁心、大医精诚的诠释。